师资队伍

首页  >>  骨干成员

余小林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园艺系主任/瓜果蔬菜分子育种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  0571-88982354


    • · 蔬菜分子生物学

    • · 蔬菜遗传育种


个人简介


2002.9—至今:浙江大学园艺系任教;

2013.8-2016.7: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援藏干部;

2009.11-2010.10: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科学系访问;

2005.10-2007.09:东京农工大学植物遗传研究室博士后研究;

1999.9-2002.7:浙江大学园艺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6.9-1999.7: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3.9-1999.7: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任助教;

1989.9-1993.7: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园艺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研究与成果


研究成果1目前我国第三代白菜新品种绝大多数为基于CMS的杂种一代,针对在雄性不育植株中经常发生花器官尤其是雌蕊发育不良的现象,导致种株结果性下降,有效分枝数和每果粒数显著减少,从而造成杂种F1制种产量不高,种子质量不好,进而影响优良品种的大量繁育等现实生产问题,课题组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分析了ARF2-4ARF5在雌雄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RF2-4ARF5的功能呈现有重叠但不冗余的特性,上述ARFs在胚囊助细胞的发生与花粉发育过程中均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表明,AHP2AHP3AHP5三个基因的确是共同作用于CKI1基因的下游调控雌配子体发育的。CKI1是控制中央细胞发育和命运分化的关键基因。研究结果创新性地完善并验证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极性分布决定雌配子体和雌蕊发育的梯度平衡调控网络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植物花器官的发育分子机制。

研究成果2在蔬菜生殖发育生物学与分子调控研究方面,以芜菁雌蕊退化突变体tpa为材料,通过基因芯片和RNA-seq技术鉴定与挖掘了一批芸薹属AA基因组蔬菜雌蕊发育相关基因,并对其中的BcNACBcNSAtARFsBcARFsBcCRFs进行了功能分析。同时,基于白菜全基因组分离、鉴定了与细胞分裂素合成、降解和信号传导相关的BcIPTsBcCKXsBcCRFs和TCS等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比较了其进化与表达特征。

研究成果3:在芸薹属蔬菜的种质创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筛选获得根肿病抗性、耐抽薹性和育性等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6个,完善了以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为核心的芸薹属蔬菜分子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分子育种技术配合常规育种途径,选育获得了性状优良、耐抽薹、抗病的春甘蓝新品种2个(其中国审1个)。研究结果在阐明芸薹属蔬菜抗性诱导与育性调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出版著作:

1.   浙江农业效益百科全书——南瓜,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
2.   野生蔬菜栽培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十字花科蔬菜高效栽培新技术70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获奖:

1. 2002年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2.  “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研究”获2003年广东省农科院科学技术二等奖(3/5);

3.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研究”获2004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5);

4. 2004年获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胜奖;

5. “优质、抗病、高产辣椒新品种选育及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获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7/10);

6. “构建培养高质量蔬菜学科研究生自主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获2008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5);

7. “优质芸薹属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其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获2008年浙江省农业厅技术进步二等奖(4/10);

8. “基于一级学科的农科高水平博士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获2009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7);

9. 2016年获西藏自治区高校优秀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返回列表 教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