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科普支教活动第二期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南开中学顺利举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海南专项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结合海南常见作物,为330余名初一学生带来了题为“作物四重奏——棉稻椒茶的育种密码与科学匠心”的科普讲座,现场互动积极,反响强烈。
6月18日下午5点,讲座在同学们的热切期待中拉开帷幕。四位主讲人以提问互动引入,生动介绍了棉花、水稻、辣椒和茶叶四种作物的历史与现状。棉花主讲人王淑慧向同学们展示了“浑身是宝”的棉花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海南有着全球最大的野生棉种质资源圃,黎族人民在衣食住行中形成的木棉文化也让本地同学倍感亲切。
水稻主讲人曾豪丹通过“科研人格测试”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介绍了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讲述了杂交水稻的科研历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讲座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海南水稻的种植分类和制度。
辣椒主讲人王婕霖从哥伦布大航海时代入手,串联起辣椒从美洲传入中国,驯化后得到广泛种植的育种历史。结合海南特色的黄灯笼辣椒,王婕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辣味成分辣椒素及辣度衡量指标,让同学们了解辣椒世界的丰富内涵。
茶叶主讲人熊慧芳则将茶叶的故事娓娓道来,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现代茶饮文化的兴起,系统介绍了绿、白、黄、青、红、黑六大茶类的发展,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片小小茶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知识。
讲座过程中穿插着丰富有趣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水稻种子和棉花纤维,辨别了不同品种的辣椒,收获了新式便利茶饮的茶包分享。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大胆表达自己对农业科学的理解,包括棉花变色的原理、辣椒由不辣到辣的原因等。现场四位主讲人与同学们积极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随后主讲人还为同学们送上了浙大文创、作物种子等小礼品,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每一粒作物种子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农业科学家的心血与智慧。主讲人最后结合中国作物育种的发展史,分享了袁隆平院士、邹学校院士等育种学家的动人事迹,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生动地传递给在场同学,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此次活动由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党政办公室主管朱喆君带领5名党员代表前往南开中学开展,南开中学对此高度重视,为4位主讲人颁发了“南开中学科技辅导员”的聘书,加强未来交流联系。
农业人才是强国兴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资源。此次讲座,将科学家精神带入校园,为国家发展的希望之种增添了理想与信念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