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参与海南省生态趋势性监测共享航次,科技创新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25-08-23 来源: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发布人:朱天艺

8月4日至14日,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过程与装备团队师生顺利参与完成了2025年海南省生态趋势性监测共享航次。航次历时11天,覆盖环海南岛周边重点海域,重点监测海水水质、浮游生物群落等关键生态指标。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师生围绕团队所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监测,同时对自主研发的新型海洋观测仪器样机进行了海上测试应用。

海南省作为我国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长期致力于海洋生态监测与生态保护工作,积极联合地方高校/院所探索“地方监测需求+院校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海洋监测能力。共享航次由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依据科研需求向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提出申请并获批成行,双方就热点科学问题共同开展深入研究。连续三年的共享航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开放共享工作的显著成效,有助于推动提升海南省海洋生态智能监测预警能力。

航次期间,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过程与装备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海洋酸化、海洋浮游生物特征、海洋微塑料调查等热点问题开展相关实验;并携带自主研发的新型海洋浮游生物原位观测仪器样机参与海上试验,为未来海洋智能监测装备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测试优化数据集。团队首席李培良教授表示:“共享航次为我们提供了真实海洋环境的测试平台,验证和优化了我们自主研发仪器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设备性能,推动国产自研新型海洋观测仪器的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始终重视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一线科研实践。对于参与此次航次的浙大海南专项研究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科研实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海上实践锻炼。在为期10天的航次中,学生们全程参与了仪器调试、数据记录、样品采集等工作,亲身体验了海洋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挑战性。

当前,海洋监测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肩负着崖州湾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两大省级科创平台的建设重任,将持续发挥其在新型海洋装备研发与人才培养领域的独特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海洋过程与装备团队将始终秉持科技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深耕海洋科学研究与新型探测装备技术的前沿领域,着力研发智能多功能航行器系统等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海洋装备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

共享航次的顺利开展,是海南省在海洋生态监测、科研协作与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个个坚实脚印。展望未来,海南省的海洋学科建设必将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海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