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 无人风帆航行器,是我院海洋过程与装备李培良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海洋探测装备。其命名源于信天翁这一善于利用风、能翱翔也能深潜的鸟类,寄托着科研团队对航行器 “凭风借力、潜进深海” 的期许。“信天翁”航行器研发团队历时四年从最初的概念构想到极端海况实际应用,完成两次穿越台风的壮举,最终实现了该设备的研制成功,展现出非凡的探测实力。
从外观设计到技术应用,“信天翁” 航行器都彰显着独特的优势。它采用仿虎鲸造型,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航行的阻力,还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在动力方面,它运用翼帆驱动技术,升帆时可充分利用风力前进,收帆漂流时则能通过吸收光照进行发电,为航行器上的各种设备提供持续动力。这使得 “信天翁” 具备了长航程、高机动性、低能耗等显著特点。“信天翁” 航行器搭载了多参数水质仪、流速剖面仪、测风激光雷达等一系列海洋观测设备,能够有效开展海气界面观监测任务。同时,该装备集成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这让它在台风、热带低压等复杂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实现对海洋气象要素的连续、精准监测。更值得一提的是,“信天翁” 航行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000米,下潜后能够观测海洋剖面,还可搭载声呐等设备探测水下目标,为海洋探测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今年6月,“信天翁” 航行器迎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它历经 72 小时的连续作业,成功穿越台风 “蝴蝶”。在这一过程中,它实时采集了台风内部气象参数、海浪形态等关键数据,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将这些宝贵的数据及时传回陆地研究平台。一个月后,“信天翁” 航行器第三代再次挑战极限,围绕台风 “韦帕” 核心风圈开展追踪。此次行动获取了台风内部气象变化、海洋动力过程等大量原位观测数据。为科学家了解台风的内部结构、形成机制、演变规律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将显著提升台风预报的准确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无人探测装备技术和台风实地观测能力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深入研究台风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追风探海的“信天翁”航行器备受关注,连续在“海南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报道。这不仅是对 “信天翁”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正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让公众对海洋探测领域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激发了社会对海洋科技探索的热情。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一直将深海科技攻关作为核心任务,展现出澎湃的创新能力。在 “信天翁” 无人风帆航行器的研发过程中,研究院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平台支持,汇聚了多领域的顶尖人才,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聚焦海洋领域前沿课题,支持研发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持续为人类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输送核心科技力量,为国家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研究院动能”。